昨天遇到前同事J了,在他居住的小区旁边有一个公园,他正带着他的爱犬“逛”公园。
J今年55岁,还有5年才到法定退休年龄,但他从去年便向ZuZhi部门提出了退二线和提前退休的申请。
退二线的申请很快批了下来,但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,提前退休的申请才终于在今年七月份批下来了,如今他如愿以偿过上了退休生活。
退二线,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中,通常是指领导干部因为年龄、岗位调整或其他原因,不再担任一线领导职务,但仍保留一定的职务和待遇,等待正式退休的过程。
也就是说,退二线,并没有强制要求提前退休,依然可以享受在职时的待遇和福利。
根据《公务员法》第九十三条规定,公务员在工作满30年或者工作满20年但距离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,可以申请提前退休。
所以,J选择提前退休,也是《公务员法》所允许的。
短短几年,单位先后有三个领导班子成员选择提前过上退休生活。
我想除了身体和家庭的原因,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原因,想明白了,也就不在乎少的那一点半点的工资了。

上去不容易,下来更不容易
领导岗位是有限的,“僧多粥少”,能走上领导岗位的,要么是自己拼尽全力奉献,要么是拉下脸面四处求人。好不容易坐上了众人瞩目的位子,有朝一日,让你退下来,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。
这就好比登山,呼哧呼哧,埋头苦干,好不容易登上了顶峰,一览众山小。然而,众所周知,下山的道路比上山更加难走。
比较直观的就是,D组会没有资格参加了,单位里的重大事项没有知情权和决策权了,身份、地位一下子回归到和普通干部一样了,但似乎又不太一样,毕竟单位不会再让你回去当科长或科员。
以前那些对你尊重礼貌的同事,随着“帽子”的失去,人们的表情、态度,一夜之间好像都变了,虽然照样“局长”“书记”地叫着,但你听得出来,那语气里面只是客套,没有敬重。
曾经是主要领导的左膀右臂,是被分管科室的主心骨、掌舵人,如今主要领导和被分管科室的同志,面上不说嫌弃,心里却想着“活儿干不了啥,还不如赶紧退休,早点腾出编制和办公室来。”
在单位的地位着实尴尬。

时间难熬
在以前,从领导班子退下来的人,基本上也五十多岁了,单位一般不会再给他安排什么繁重的工作。
有的人就处在半退休状态,有事情就到单位打个卡,点个卯,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家里照顾孙儿,也没人计较。
现如今,ZhiDu的笼子越扎越紧,对于这一部分干部,依然严格按照普通员工管理,严格考勤,严格记录,有的地方还会定期抽查,定期通报。
而且,现在网络和自媒体发达,如果因为单位没有严格管理,而被人举报说“干部吃空饷”,单位主要领导也会跟着吃不了兜着走,所以没人愿意背书担这个责任。
有事儿没事儿,都得按时上下班,还不得随意窜岗。看着单位里其他人员忙忙碌碌,自己没事儿可干,还得在办公室待着,一会儿看一下挂在墙上的钟表,一会儿瞅一下手机,一会儿站起来在办公室走走,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好慢……
想想这样的日子还得再过五年,那可真是煎熬,还不如提前退休,一了百了。

工作压力大
体制内现在不养闲人,不管能干的不能干的,领导不会让你轻易躺平。
那些退二线的干部虽然已经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了,但后续领导还没到位或者到位了还没熟悉情况以及忙不过来的时候,单位还是会给这些退二线干部安排具体的工作,发挥他们的余热,比如说带队出去督察、调研,参加工作会议等等,遇到突发事件,也得跟着加班加点。
50多岁的人了,体力和精力都不如年轻人,而现在每个人都要承担原来好几个人的工作量,工作的强度也让他们吃不消。
而且,虽然没有担任领导职务,不需要承担领导责任了,但追责问责从来不分领导还是普通干部。
小到违反工作纪律,比如说迟到早退,大到发生安全生产事故,均有可能被追责。
只要还在上班,追责问责就像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,始终让人无法放松。

写在最后
看得出来,J的精神状态很好,脸色看着红润了许多,唇色不像担任领导时那么晦暗了,他说,“虽然现在退休收入比在职的时候少了一半,但人轻松多了,没事儿遛遛狗,逛逛公园,日子过得悠闲自在了。”
张羽医生在《如果医生知道》一书中说道,“人可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到生命尽头的时候,往碗里一瞧,努力奔跑追求来的,没有一样是自己想要的。”
人老了,多想想以后的日子,侍花弄草,养猫养狗,读书写字,颐养天年,自有一番人生乐趣,何乐而不为?